决战海上风电V:谁会是运维船之王?

角马能源
关注

对一些已在造船业寒冬中苦苦熬守多年的船厂而言,这个规模并不算大的新领域犹如一根“救命稻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玩家涌入。海上风电市场的火爆正在催生一个新的百亿级细分市场——风电运维船。对一些已在造船业寒冬中苦苦熬守多年的船厂而言,这个规模并不算大的新领域犹如一根“救命稻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玩家涌入。

南通风电运维海洋工程公司董事长周华是其中的佼佼者。几天前,他亲自赶往北京,在一份标书发票领取登记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份标书来自三峡新能源,该公司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运维船舶服务采购公开招标。周华希望借其得意之作“风电运维5”拿下这份合同。

尽管对自己的运维船满怀信心,但他面临激烈竞争,一同参与投标的还有其余6家江苏运维船公司。此轮招标中,周华的报价最高。在“价低者得”的竞标游戏规则中,这份报价意味着中标希望渺茫。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最终结果依然令他颇为沮丧。不过,当他提及“风电运维5”时,这位造船老将在电话另一头又难掩自豪。

这艘专业双体运维船建造于2016年,当时国内十分稀缺。过去三年里,该船先后服役于中广核新能源如东项目、三峡新能源兴化湾项目等,帮助周华在海上风电领域谋得一席之地。如今,周华的竞争对手远不止他的江苏同行。海上风电的高涨势头,吸引了更多玩家入局。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具备风电运维船业务的企业已有20余家。

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中,既有来自中广核、三峡新能源这样的央企;亦有诸如英辉南方这样背靠中船重工的老牌船企。不过,周华并没有被日趋激烈的竞争吓退。这位海上风电弄潮儿正在加快造船的步伐,试图在这个正处上升期的细分市场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运维船王国。

转战海上风电

现年47岁的周华拿到海上风电运维市场的船票是在四年前。2015年被称为“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元年”,南通风电运维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于这年成立。

这一年,距周华进入海洋工程船舶行业已过去16年。这16年中,他参与了各种海洋工程船舶的设计、建造、租赁和运营管理等,其中以抛锚艇,拖轮,交通船为主。期间,诸如港珠澳大桥、东海大桥和杭州湾大桥等世纪工程横空出世。在中国桥梁建设的黄金时期,周华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周华转战海上风电运维船的当年,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依旧在持续下滑,全球航运业萎靡不振,造船业陷入寒冬,船厂众多的江苏一时间哀鸿遍野。

巨资建成的船大多被荒废在江苏海域,还有很多半成品被半路停建。但除了定金之外,大多数船均为贷款建造,收不回尾款的船厂因无法按期还清银行贷款而被列入黑名单。

但海上风电迎来政策利好。2014年,海上风电最核心的电价政策落地。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规定,2017年以前,投运的近海海上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0.85元/千瓦时,潮间带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0.75元/千瓦时。

中信证券研究员当时测算,按照国家规划,2020年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30000兆瓦。据此,海上风电远景市场规模可达4500亿~6000亿元。

“0.85元/度的电价将撬动百亿市场。”类似的市场预判让业界仿佛看到一片新的蓝海。

海上风电崛起,让周华看到跨界的机会。他所在的江苏南通,是中国海上风电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并有着“海上三峡”之誉。事实上,早在2013年,周华就曾与江苏龙源振华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海生谈论过工程配套船舶。受张海生启发,他开始关注海上风电行业。公司成立之初,周华遍访英国和荷兰等海上风电发展较早的国家。在英国海上风电基地,离岸几十海里的风电场上,配备着规模远超中国水平的船只。这些船只以全铝合金的双体运维船为主。

欧洲考察给予周华很大触动。回国后,他参考国外的运维船设计,并结合其多年国内海域施工经验,开始着手设计双体运维船。不过,中国海上风电彼时还处于起步阶段,专业运维船只十分稀缺。周华设计的这张图纸,引来中广核新能源、龙源振华等公司关注。经历7个多月的反复修改,图纸最终敲定。

周华迫不及待地开启造船旅程。此前,他曾设计过四艘船只,均因建造成本过高而被迫折戟。如果按照欧洲法规严格执行建造的全铝合金双体运维船从1500万到3000万不等;而普通双体运维船的建造成本在400万到800万左右。周华最后选择后者。为建造这艘海上风电运维船,他组织了一支由十余人组成的施工队伍,并亲自为船挑选配件。

“一艘船需要上千个配件,都是我从国内外厂商中挑选出来的,既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性能。”周华回忆那段造船往事时,语气颇为自豪。造船期间,周华有时会为精确到每一个零部件的重量,而不断打磨原材料,直到深夜也浑然未知。

经过一年的日夜奋战,2016年10月,这位海上风电新玩家终于造船成功。他将这条船命名为“风电运维5”, 并与十余名建造队员在江苏南通吕四港举行了一个颇为低调的下水仪式。周华亲眼见证了第一艘属于自己的专业运维船诞生。

不过,最初的兴奋很快被焦虑所取代。尽管最初备受业界关注,但 “风电运维5”在建成落水后便一直闲置在吕四港,近半年无人问津。周华一度对海上风电运维失去信心。困境中,一位相识已久的下游开发商终于抛来了橄榄枝。

版图扩张

周华等来的是中广核新能源江苏公司相关负责人。此前,该公司曾三次造访他。但这次,这位负责人为周华带来一份为期一年的合同。

2016年9月,中广核自主开发建设的江苏如东15万千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全场投入商业运行。

这一项目是中国首个符合“双十”标准的真正意义上的海上风电项目,即在离岸距离不少于10公里、滩涂宽度超过10公里时海域水深不得少于10米的海域布局的项目。

项目投运后,38台风机的运维工作成为摆在中广核新能源面前的新难题。

当时,国内的运维船大多为渔船或者其他交通船只,双体运维船屈指可数。由于运维需要装下上百吨的零部件和辅助设备,渔船和普通单体船已难以满足要求。

“风电运维5”以其更宽的甲板面积、更快的船速、更稳的停靠和抗风浪能力,在一众单体运维船中脱颖而出。除“风电运维5”之外,周华手里还有30余条航速不一的海洋工程船舶。

但这场久违的交易中途遭遇搅局者。“当时,国内已经有人建造出另一条双体运维船,并提出一半的价格来争这个单子。好在当时已经签完合同。”周华告诉「角马能源」。

当第一次以胜利者之姿驾驶“风电运维5”出现在中广核新能源如东风电场时,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咸湿的海风吹动每一台风机,源源不断的电流从风机中流出,为江苏这个全国GDP第二大省输送着不竭动力。

但一年合约很快到期。此时,中国海上风电运维船企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国内的专业双体运维船数量激增到超过20条。强劲的对手不断加入。今年5月,背靠中船重工的老牌造船企业英辉南方向英国船东交付一艘高端风电运维船“MO5”,正式打响进军海上风电运维船的第一枪。

当重新站在起跑线时,周华发现,海上风电运维市场再也不是那个一条船能独吞240万元年度合同的天堂。激烈竞争下,价格底线一破再破。在不久前的一次招标中,为获得海上风电运维的入场券,有人竟开出两条船300多万的最低价。

“也就是说,150多万租一年,还包括燃油费、税费等一切费用。这个价格肯定会亏本。”周华说。不过,“风电运维5”并不缺订单。这艘明星运维船现在正服役于三峡新能源的福建兴化湾项目。两年前,该项目主机商GE前来国内考察运维船合作企业。但大多数既有船只都无法满足需求,唯有参考国外船只设计的“风电运维5”吸引GE的目光。

GE还提出一些新的改造要求。为拿到这一跨省项目,周华将“风电运维5”改造成钢铝混合结构,轻量化使其航速变得更快。

去年以来,海上风电跨入高涨期。据中电联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达到40万千瓦。这一持续膨胀的数据,给予周华无限想象空间。这位酷爱艺术的老将如今已鲜有时间把玩字画,他的时间被6条在建船只占据。

由于“风电运维5”适用的海域仅限于江苏如东和福建兴化湾,为了争取更多项目的投标权,周华决定再建造6艘适应不同海域、不同风电场的专业运维船。“近年建成的风电场会越来越多,‘风电运维6’到‘风电运维10’预计明年下线。”周华说。

海上风电运维船市场的竞争注定激烈,这位造船业的老将不得不面对不断涌入这个细分市场的实力玩家。未来之路荆棘丛生,但他毅然按下新版图的开启键。◆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