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的阳江:“调味品之都”下海捕风

角马能源
关注

中广核南鹏岛项目核准前两个月,明阳智能斥资15.5亿元,建设产业基地。

这家诞生于广东本土的中国第三大风机商,被视为开发商进军广东市场绕不开的合作对象。中广核南鹏岛项目和三峡阳西沙扒项目,风机均采购自明阳智能。

但明阳智能独占阳江市场的日子已近尾声。同一片园区内,金风科技正在加快建设整机制造基地。

这家中国第一大风机商在江苏、福建等海上风电大省站稳脚跟后,又把矛头直指广东,竞争形势日趋白热化。

随着政府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园区内开工建设的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17家,覆盖海上风电全产业链。

阳江的“大跃进”,在2019全球海上风电峰会中被推上浪潮之巅。来自9个国家的1000余名嘉宾齐聚于此,坐而论道。

他们共同见证了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等七大海上风电产业中心,在阳江集中揭牌。一个崛起于海上的阳江呼之欲出。

但在疯狂背后,外界对这座新兴资源型城市的未来喜忧参半。

疯狂背后

事实上,如今在海上风电领域风光无限的阳江,最初并非海上风电的“天选之子”。

2013年,广东省公布《广东省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当年,这个“调味品之都”并未列入该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

彼时,广东在海上风电领域相对落后。截至2016年底,中国建成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480MW,其中,江苏高达1120MW,而广东仅于当年开工120MW项目。

转机出现在2016年。当年11月,国家能源局印发《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作为海上风电建设的四个重点省份之一被点名。

两年后,《关于印发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的通知》发布。阳江以1000万千瓦(近海+远海)海上风电的规划容量,被官方文件正式列为海上风电发展重镇。

然而,这个由政策催生的海上风电新星,在挑战老牌巨星江苏如东的同时,似乎也走上与后者相似的道路。

如东县是江苏建设“海上三峡”的排头兵。七年前,龙源江苏如东潮间带试验32.5MW风电场建成,拉开如东海上风电发展的序幕。

但这个领跑全国海上风电的基地,却被视为“资源换产业”的典型。

早在两年前,海上风机巨头上海电气便已开始谋局如东。当年3月,该公司与如东县政府、江苏相关设备公司签署《关于深化风电产业合作的框架协议》,承诺投资80亿元,在当地建设风电运维培训基地、数据处理中心、海上风电运维中心、风机控制系统组装基地等。

如东县一名政府官员曾向媒体透露,制造商去如东投资设厂,政府将承诺分配相关海上风电资源,制造商再以这些资源为筹码,与开发商洽谈“联合开发”。

所谓“联合开发”,即由制造商转移相关海上风电资源给开发商,开发商则承诺以“1:N”的比例,使用该制造商的产品。

以如东为代表的“资源换产业”,被视为中国风电产业发展至今的痼疾之一。地方政府手握风电审批权,对望风而来的淘金客享有绝对优势地位。

对于2018年GDP位列广东省第15位、增速倒数第一的阳江而言,海上风电犹如一针强心剂。围绕风电产业拔地而起的工业园,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但相比如东,政策留给阳江的窗口期已时日无多。

海上风电平价上网成为大势所趋。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首次调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

政策趋紧为刚刚起步的阳江蒙上一层阴影。但大规模核准潮背后,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也早已不堪重负。

“目前,整个新能源行业补贴拖欠总金额高达几千亿元,补贴拖欠导致企业现金流为零甚至为负,资金断链严重影响企业生存与行业健康发展。”中广核新能源(01811.HK)总裁李亦伦在一次活动中说。

补贴拖欠造成的压力正层层传递到整个产业链。而此时,阳江仍在以高歌猛进之姿,欲与即将到来的平价上网时代赛跑。

但阳江真的能跑出“阳江速度”吗?答案似乎很难确定,另一个现实问题或许束缚了阳江的双脚。

中广核南鹏岛海上风电场焦急等待着“华天龙”号归队,以加快工程进度。但彼时的“华天龙”号,还在不远处的中节能南鹏岛海上风电场奔忙。

“全国海上风电安装船不到30艘,海上风电抢装潮是一个伪命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角马能源。起重船等海工装备稀缺,正成为制约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的一大难题。

中广核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项目部副经理朱国权曾向记者透露,适合广东海域施工的2000吨以上的浮吊船大概只有14艘左右,支腿船约有六七艘。

不过,对于跃进中的阳江来说,快步慢跑或许更为稳妥。

粟灵 罗玲艳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