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布的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三大攻坚战”与能源结构优化调整问题,并要求201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再降3%左右。坚持不懈推动能源转型,持续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已成为此次全国两会愈发坚定的“能源合音”。
2012年以来,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明显提高。至2018年,煤炭消费比重首次降至60%以内,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提高至22.1%左右,清洁能源产业已成为我国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重要推动力量。
过去一年,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把握好清洁能源发展与多渠道消纳之间的节奏与力度?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还要突破哪些障碍呢?全国两会上,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
中国电业: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稳”与“进”的关系?
武钢:坚定不移支持能源转型,走绿色发展之路,意味着要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其中很关键认知是,化石能源储量有限,不足以持续支撑未来人类高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消耗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会导致全球气温的升高。因此,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势在必行,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中国能源变革的必由之路。
从转型的进度和过程来看,可再生能源发展涉及能源投资和装备制造两大产业。因此控制好发展节奏,稳中有进,实属必要。可再生能源产业在加强自身的技术和管理创新的同时,还要处理好与传统化石能源的关系。他们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在一定时期内,二者要经历相互依存、逐步转化的过程,不能完全对立,需要协同发展。
中国电业:推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在消纳环节还要解决哪些问题?
武钢:清洁能源消纳是一个长远命题,其中既包含清洁能源电力输送通道的因素,又包含政策与市场化交易。
现阶段,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难,首先要做两件事,一是要尽快细化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实施细则,二是要加快绿电跨省和省内优先交易。
配额制是从消纳、运行、补贴等多方面推动可再生能源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性措施,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是促进市场化交易和拓宽财政补贴渠道的绿色机制。现阶段,建议出台配额制细则及配额指标,促使绿色电力市场发挥真正的作用。
另外,目前的跨区跨省交易仍是“网对网”的电力交易,市场主体以省级电力公司为主。建议要尽快打破省区间壁垒,提高可再生能源跨省跨区交易比例;建立绿色电力交易服务平台,并且优先进行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在跨省交易中,电网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收益。同时国家要从政策上予以支持和推进绿色电力跨省交易和市场化交易,电网也要重视和鼓励跨省交易。这样,可再生能源消纳情况就会越来越好。
2018年6月,青海“绿电9日”成功实现用电“零排放”。在这场以新能源最大化消纳为目标的全清洁能源供电新实践中,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在推动网源协同控制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该平台是在国网青海公司的主持下,由国网青海公司、金风科技和清华昆仑大数据中心合作开发而成,现已陆续开展各项数据资产运营业务。
同时,要扩大绿色电力宣传,加强全社会绿证认购意识、进一步促进绿色电力消费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电业:您认为,化石能源如何为清洁能源发电腾出更多空间?
武钢:未来,电力市场的需求增长主要和经济增长方式有关,电气化已然是推动电力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增长方式转变,电力需求不可能像过去那样粗放增长,未来将更多追求经济性。
清洁能源发展要严守国家政策规划要求。整个电网供需关系要通过预测实现平衡。在控制火电增长的同时,逐步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未来可预见的一个场景是,到2050年,全球80%的电力都将来自可再生能源,火电比例将逐步减少。
未来,火电对电网安全和稳定性的贡献应该从辅助调峰价格上给予体现,为此需要尽快出台合理的火电调峰电价。同时,通过持续技术创新,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将火电等化石能源的环境成本外部化,让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公平竞争,形成市场化的电价机制,逐步摆脱电价补贴。